春暖花开,万物复苏,信息学院在江北街道亭塘社区石门小区开辟的“锄禾”党建园地也已经两周年了。自该园地开垦以来,500余名师生参与了劳作,他们学会了耕作技巧,体验了农耕文化,感受到稼穑之艰。尤其是同学们真正动手实践、出力流汗,以生产劳动来磨练了意志、锤炼了品格,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。一年来,该园地种植并收获了红薯、土豆、玉米、茄子、辣椒、生菜、芹菜、韭菜、西红柿等蔬菜,硕果累累。
信息学院党总支始终牢牢把握“五育并举”的重要内涵与根本要求,在新时代新阶段、新理念新格局和新评价新导向下持续开展好劳动教育,建好劳动教育第二课堂,对推动学院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2022年3月份,信息学院党总支再次组织300余名师生到广厦大学飞凤湖植树、到锄禾党建园地种植蔬菜,开启今年的春耕劳育。
老师和同学们拿起铁锨,从挖坑到树木搬运,从浇水施肥到木桩加固,两个小时里,大家晒得满脸通红,渗出细密的汗水,但看着自己种下的一颗颗海棠,心里甜滋滋的。同学们小心地给海棠树贴上班级标识牌,笑言:“以后它能不能长好,就是我们的责任了。”
“锄禾”党建园地里,从没下过地的一些同学,谈起自己的专业学习时可谓自信满满,但对于种地,他们一时还不太上手。得亏有许多去年时常到菜地里照顾蔬菜的高年级同学,他们算是庄稼地里面的“老农人”。“老农人”们耐心的教新同学如何除草、松土、种菜、施肥和浇水,“新农人”学的不亦乐乎。新媒体和动漫专业的同学们在劳动结束后,直接在田间地头进行了写生,他们用自己的画笔把最美的风景记录下来。
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康鲜菜说:“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,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有利于锻炼品质意志,健全身心健康,形成良好精神风貌,成为面向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。今年也是共青团建团100周年纪念日,也是即将召开党的二十大的一年,我们党是从劳动人民中站起来的,没有劳动就没有今天的社会成就,所以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劳育实践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。”
在共同富裕的大环境下,让当代大学生增进对我国乡村的了解,参加乡土劳动,从政治、教育、社会三个层面来讲都具有意义。信息学院党总支鼓励同学们在耕种的时候积极思考,做一个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、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,努力为共同富裕和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